益方之言[gf]32b4[/gf]|當別人說“你真的是個相公”,可別以為是在夸你有宰相之才
03:56員外·相公·郎中·大夫益陽的民間故事里講到有錢人,少有叫財主
員外·相公·郎中·大夫
(相關資料圖)
益陽的民間故事里講到有錢人,少有叫財主、地主的,而是叫“員外”。“員外”在古代本指正員以外的官員,全稱為“員外郎”。員外郎簡稱“外郎”或“員外”,通稱“副郎”。將地主豪紳稱為“員外”,在口語里用得很早,舊小說、戲曲里多是這樣用。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不是什么員外,俺們這里有幾貫錢的人,都稱他做員外,無過是個土財主,沒品職的。”
三國魏末始置員外散騎常侍,晉初又置員外散騎侍郎。南北朝時,又有殿中員外將軍、員外司馬督等,都在官名上加有“員外”。隋開皇六年(566),在尚書省各司置員外郎一人,為各司次官(副職)。唐、宋、遼、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員外郎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號為“員外”,實已在編制定員之內。唐制列在六品,明清已升為從五品。
明、清兩朝的后期,員外郎為一種閑職,不再與科舉相關,而漸漸和財富聯系在一起,只要肯花銀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個“員外”來做。因而,人們就直接用“員外”來稱呼有錢人。
相公,第一個被如此稱呼的是曹操。操以丞相封魏公,故有此稱。像西漢丞相,封侯而不封公;東漢三公不封侯者甚多,都不能當此稱。魏末司馬昭以丞相封王,則稱相王。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二:“古稱秀才曰措大,謂能措大事也,而天下之能措大事者惟相,故又呼秀才為相公。”措為處置、處理之意。明清時期,秀才專指府(或直隸州)學、縣學的生員,是通過讀四書五經而進學者的專稱。不論年齡,應童子試的都稱童生。若縣、府、院三試錄取,進入府學、州(直隸州)學或縣學的,稱為進學,通名生員。妻子稱丈夫為相公,社會上稱讀書人或上流社會的年輕人為相公。舊社會還稱男妓為相公。新社會后,“相公”多用為貶義,被呼為“相公”者,多為游手好閑、不務正業之徒。
麻將在玩牌過程中,牌拿多了(14張牌)叫大相公,拿少了(12張牌)叫小相公。這有兩個來歷:一、“相”有“看”的含義,如相親,牌錯就不能贏了,只能陪別人繼續玩下去,看著別人贏;二、相公是舊時對宰相的敬稱,也同時有“紳士”含義,這種人應品格高尚,樂于幫助他人;牌數不對,自己不能贏,就陪著別人打,幫助別人贏,這樣很“高尚”吧。于是,對手挖苦他為“相公”。
宋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復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宋代始,南方習慣稱醫生為郎中,北方則稱醫生為大夫,相沿至今。
郎中本為官名,始于戰國,秦漢沿置。掌管門戶、車騎等事,內充侍衛,外從作戰。另外尚書臺設有郎中,司詔策文書。晉武帝置尚書諸曹郎中,郎中為尚書曹司之長。隋唐至清,各部皆設郎中,分掌各司事務,為尚書、侍郎之下的高級官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一回:“這位王伯述……補缺之后,升了員外郎,又升了郎中,放了山西大同府。”看得出,與員外相比,郎中猶如“員內”。
大概在宋時“郎中”衍生出兩個通俗意思:職事人員或親隨;醫生。《水滸傳》第三十回:“施恩便對武松道:‘兄長,這幾位郎中,是張都監相公處差來取你,他既著人牽馬來,哥哥心下如何?’”其中“郎中”為前一義。周立波《蓋滿爹》:“(蓋滿爹)從樓梯上掉下地來,肩胛骨錯出了榫頭,請個草藥子郎中足足治了兩個月才好。”
大夫本也是官名。三代(夏、商、周)時,天子及諸侯皆設之,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秦漢以來,有御史大夫、諫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名。清代文官階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稱作大夫。為皇家服務的太醫院的御醫也稱“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后官銜泛濫,民間以官名稱呼人逐漸形成風氣,因而,北方人尊稱醫生為“大夫”。為了區別于官名,稱醫生的“大夫”的“大”讀成dài,而不讀dà。
醫生最早是對學習醫學的人的稱呼。“醫生”一詞,始見于《唐六典》:“醫生四十人”,即指學習醫學的人。直至近代,醫生才成為職業行醫者之通稱。
(感謝唐宋軒宋喜梅女士對本期視頻場地、字幕的支持)
主講人簡介:
謝國芳,益陽沅江人,益陽日報社高級編輯、益陽市首屆優秀社科專家,198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中文系。其方言研究專著《益陽方言尋根說字》為益陽市社科重點項目,獲益陽市社科成果特等獎、湖南省優秀科普作品獎。
(如果您有方言想求解、不同理解想探討,歡迎識別二維碼、加入微信群!我們一起來講益陽話、解益陽話,享受方言帶來的溫暖情緒,和表達情感時的精準。)
策劃:邢玲
執行:楊玉菡
制作:湖南日報社益陽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