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寫的敦煌文化入門書
敦煌三書 常書鴻 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今天,是我國第十七個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我們來推薦一
敦煌三書 常書鴻 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今天,是我國第十七個“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我們來推薦一套和文化遺產(chǎn)相關的好書:“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寫的敦煌文化入門書“敦煌三書”,包含《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壁畫漫談》《敦煌彩塑縱論》三冊。這套書正在印制中,即將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說起來,常書鴻還是杭州人。
常書鴻,畫家,敦煌藝術研究家,我國敦煌學的奠基者和敦煌文化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被譽為“敦煌守護神”。1904年,他出生于杭州一個駐防旗兵的騎尉之家,是滿族人,老姓伊爾根覺羅氏。他自幼學畫,1927年,赴法留學學習油畫,作品屢獲大獎。
一見敦煌“誤”終身,常書鴻本是前途無量的畫壇新秀,只因在書攤偶遇《敦煌石窟圖錄》,便決心放棄巴黎的舒適生活,于抗戰(zhàn)期間毅然回國,穿越戰(zhàn)火,投身敦煌石窟保護工作。
得知常書鴻的決定后,梁思成曾激動地說:“你這破釜沉舟的決心我很欽佩,如果我身體好,我也會去的!祝你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鴻亦給予了熱情的鼓勵:“我們從事藝術工作的人,要學習玄奘苦行僧的精神,要抱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把敦煌民族藝術寶庫的保護、整理、研究工作做到底。”
此后半個世紀,一萬八千多個日夜,常書鴻堅守敦煌,在荒蕪凋敝、飛沙揚礫、物資匱乏的艱苦條件下,籌備建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組織修復敦煌壁畫,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寫了一批兼具學術性與普及性的論著,并多次舉辦大型展覽,使遠在西北邊地的敦煌石窟逐漸為世人所知。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回憶:“20世紀40年代以前的中國美術史著作幾乎沒有提及敦煌藝術的,而50年代以后,談中國傳統(tǒng)美術的論著,幾乎沒有不提敦煌藝術的。這一重大轉(zhuǎn)變,是與以常書鴻為首的敦煌研究所的美術工作者們艱苦卓絕的努力分不開的。”
自常書鴻先生1994年辭世后,其女常沙娜繼承父親遺愿,繼續(xù)守護、傳承敦煌文化,歷時20余年,梳理、集結常先生散見于數(shù)百種圖書、報紙、期刊、內(nèi)部資料中有關敦煌文化的文字,成為這套人人都能讀懂的敦煌文化入門指南。
僻處邊塞的敦煌,為何會有如此豐富的古跡?敦煌彩塑的創(chuàng)作方法是怎樣的?如何臨摹敦煌壁畫?莫高窟中究竟有多少幅飛天?……“敦煌三書”甄選不同朝代、不同風格的壁畫珍品,將技法源流和畫里畫外的動人故事娓娓道來;細數(shù)各類“神采具足”的彩塑,全面揭示其時代特征和藝術奧妙。種種關于敦煌的疑問與好奇,你都能在這套書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