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_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_国产成人综合久久免费导航_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不卡

館藏讓古籍“安家落戶”——陜師大圖書館收藏的唯一宋版書

五月的陜西師范大學長安校區,洋溢著花草的芬芳。圖書館五層靜謐的古籍閱覽室,書香氤氳。一冊冊線裝書籍、一張張泛黃書頁,沉淀著文化,發

五月的陜西師范大學長安校區,洋溢著花草的芬芳。圖書館五層靜謐的古籍閱覽室,書香氤氳。一冊冊線裝書籍、一張張泛黃書頁,沉淀著文化,發酵著歲月。

“大家仔細看,《新唐書》和《舊唐書》,《新五代史》和《舊五代史》是不是各有千秋?”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郭海文教授讓學生把史書從樟木書柜中“請出來”,用眼、用心感受每部書籍在編排體例方面的細微差別。

作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陜師大圖書館館藏古籍數量位居陜西省高校之首,達24萬余冊,其中善本1120余種、1.2萬余冊。所藏善本中,有15部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51部入選《陜西省珍貴古籍名錄》。

館藏

讓古籍“安家落戶”

在陜師大圖書館有一件僅六頁紙的無價之寶——《新刊國朝二百家名賢文粹》,這本書是20世紀50年代任天夫先生用10元錢為學校圖書館買回來的。如今,這本刻于南宋、蝴蝶裝(一種古書的裝訂方法)的寶物,是學校圖書館收藏的唯一宋版書。

百歲的任天夫先生回憶起當年采購古籍的情形,感慨萬千:“去北京南京,到蘇杭上海,究竟跑了多少地方,難以統計;尋大書店,淘小書攤,究竟買了多少圖書,無法記清。有多少圖書是用自行車帶回的,也說不清。自行車換了一輛又一輛,車帶換了無數條,車胎補了無數次。”

除了購買,不少館藏古籍來自捐贈。翻閱古籍,會發現很多圖書上鈐印著“郭子直先生贈書”。1956年,郭子直先生將自己一生收藏的古籍善本、碑帖、圖書、刊物等793種共計3900余冊文獻全部捐贈給圖書館。

“陜師大教授、語言學家和書法家郭子直是文史方面的專家,在文獻收藏之前就經過遴選、鑒別,因此這批文獻的價值很高,其中包括多部善本。”陜師大圖書館流通閱覽部副主任胡明麗介紹。

“在讓館藏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科研方面,曾擔任學校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的黃永年先生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說,他開啟了特藏資源的整理研究之路。”陜師大圖書館館長沙武田教授說,黃永年先生畢生躬耕,先后撰寫了《唐史史料學》《唐代史事考釋》《文史探微》《古籍整理概論》《古籍版本學》等多部著作,是古文獻學學科的一代宗師。

“館內古籍收藏涵蓋經史子集四部,其中地方志文獻較為豐富,尤其是陜西地方志比較完備。另外,館內還收藏有較多的關學文獻,關學文獻整理出版的標志成果《關學文庫》所依據的多個版本都在這里。”提起館藏特色資源,從事古籍管理工作十多年的陳典博士如數家珍。

修復

讓古籍重現光彩

古籍修復,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在陜師大致知樓紙質文獻修復與保護研究室操作臺上,擺滿了鑷子、裁板、補書板、毛筆、棕刷、排刷、裁刀、刮刀、剪刀等“十八般兵器”。拷貝臺上躺著正在接受“手術”的殘卷,木架上整齊堆放著絲網和各類紙張,桌上等待修復的古籍一字排開。

年輕的古籍修復師武棟在筒子葉背面涂抹糨糊,將配紙輕輕覆蓋在蟲洞上,再用鑷子將蟲洞周圍多余的配紙輕輕撕去。半小時過去了,這張筒子葉的兩個蟲洞尚未完全修復。

“古籍修復是個慢活、細致活,我們的職業有點像外科醫生,‘病人’就是這些傷痕累累、‘生命垂危’的古籍。看到一本本古書‘起死回生’,那種成就感是無法替代的。”談起自己的工作,武棟滔滔不絕。

修復古籍一般要經過拍照、拆線、固化、清污、測酸、脫酸、清洗、修補、裝訂、裝盒等十余道工序。武棟說,每次拿到一本需要修復的古籍,針對不同的材質及破損程度,修復師們都要“集體會診、對癥下藥”,制定不同的修復方案。修復一本破損嚴重的古籍,常常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時間。

“這部明代刻本的殘卷已經酸化得非常嚴重了,一碰就碎。古人在閱讀時用朱砂作了批注和句讀,為防止這些字跡遇水后發生洇化,我們必須對其進行固化、脫酸處理。”從事古籍修復工作20年的賴祖琴嫻熟地將顯色固色劑均勻涂抹在殘卷上,并用吹風機迅速將其吹干。“固化、脫酸都是進行古籍修復的關鍵技術,只有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保證修復后的古籍能長久保存。”賴祖琴說。

古籍修復講究“整舊如舊”,修復師要盡量保持古籍的原貌。賴祖琴介紹,在選擇配紙時要盡量做到厚薄相宜、顏色相合、質地相當、紋理相時修復古籍剩下的碎紙片也要細心積攢下來,以備不時之需。“有一次在修復一部清代殘卷時,為了尋找合適的配紙,我們輾轉全國各地,最終才找到。雖然為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但為了將古籍更好地保存下來,使文明得以延續,我們覺得這么做非常值得。”賴祖琴說。

實驗室的一角,已經修好的部分成品靜靜地躺在嶄新的函套里。“這些函套是我們為修復完成的古籍量身定做的,所用的材料都進行了特殊處理,書套里還鋪墊了碳素紙,具有防火、防蟲、防霉、防酸功能,相當于給古籍穿上了一件更高級的‘防護服’。”陜師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玉虎教授說。

從事文物修復40余載,在李玉虎看來,古籍修復不僅是一種傳統技藝,更是一門專業的科學技術,需要不斷與新工藝、新技術進行創新融合,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來傳承技藝、從事相關科學研究。

利用

讓現代人觸摸歷史

在陜師大雁塔校區家屬區,滿頭銀發的遲鐸先生坐在堆滿了線裝書和資料的書房里,正在進行《十三經辭典》的修訂工作。這部歷時28年編纂完成的3000萬字的辭典,于2014年出版問世。“《十三經辭典》編纂完成了,但它的故事并沒有畫上句號,這件事我會一直做下去。”遲鐸說。

豐富的館藏資源不僅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提供了強大的文獻保障,還為國內外專家、學者及有需求的社會人員查閱資料提供便利。不會說話的古籍與專家學者的思想產生碰撞,古籍承載的千古智慧,又一次煥發出新的生命。

“我在做關于中國歷史農業地理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時,經常到古籍閱覽室查閱全國各地的方志。圖書館豐富的古籍,讓我們順利完成了《蘇皖浙贛地區明代農業地理研究》《中國古代農業生產和城鄉發展研究》等重要成果。”陜師大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王社教教授說。

翻開古籍借閱記錄本,師生們留下了不少借閱信息。陜師大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孫震連續借閱《中國版刻圖錄》。他在研究中國古籍版刻藝術尤其是木刻版畫的發展歷程時遇到困惑,通過查閱《中國版刻圖錄》解決了問題。

2016年10月,陜師大圖書館萬余冊善本首次公開亮相,眾多具有極高文獻價值、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的藏品,與展柜前絡繹不絕的師生們無聲對話。2019年,陜西師范大學與陜西省圖書館攜手,將古籍修復、雕版印刷、古書摹寫等傳統技藝帶進校園。

為了更好地讓現代人觸摸歷史,陜師大充分利用了現代科技手段。張光偉團隊研發的中文古籍光學字符識別(OCR)系統,大大提高了點校整理古籍的效率。同時,陜師大圖書館也正在對館藏古籍文獻進行數字化加工,已建成“西北地方志特色數據庫”和“教師教育專題數據庫”。

“針對刻本中常見的易訛字,比如‘己、已、巳’,我們會在系統識別出現訛誤時,利用手動輔助修改功能輸入正確字形。通過這樣的訓練,機器能慢慢學會辨認易訛字的正確用法。”去年冬天開始,陜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文獻學專業本科生丁點兒開始參與《格致鏡原》100卷電子化整理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文本內容AI識別和電子校對,即將進入AI自動標點階段。

“對古籍的最佳保護,絕非將古籍束之高閣,而是要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將其活用。學校將進一步強化技術支撐,使師生參與到‘用’古籍的行動當中,讓古籍真正‘活’起來。”陜師大副校長任曉偉說。

責任編輯:hn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