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車企再度降價,銷售渠道崩塌,2023是車企、4S店破產元年? 天天通訊
新能源汽車或再次迎來降價潮。
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資料圖)
2023,車市大變天。
整個上半年,車市上下游均被亂象充斥著,尤其是車企輪番降價的行為。時至今日,仍有車企不斷加入這場亂斗。
最近,曾多次高調表示“絕不降價”的蔚來也降價了。而在4月1日,蔚來李斌還說 “蔚來毛利低參與不了價格戰,一味地降價會形成汽車行業的惡性競爭”。
蔚來的“食言”看起來是單個車企的打臉行為,但結合這段時間其他車企的一些反常舉措來看, 這其實是另一個事實的直觀體現:車市的“卷”已經從背地里走到了臺面上了。
所以我們會發現,今年的降價潮呈現出一番詭異的面貌:體感上,“汽車降價潮”熱度似乎已經降了,中汽協分析也指出:5月份的時候,此前促銷熱度降低,消費逐漸回歸理性;但細細觀察后卻發現,車企間的價格戰火苗仍在燃燒,且接下來汽車降價潮將持續的可能性也不小。
一些專業人士的分析也可作為佐證。
首先是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Adam Jonas在最新一份針對特斯拉的研報中做出的判斷:“要應對來自中國汽車制造商的激烈競爭,特斯拉就必須繼續降價,否則其他中國汽車品牌就會采取行動?!?/p>
浙商證劵也在4月份的復盤中指出:本輪價格戰短期告一段落,長期或將持續演繹。
其次是一些車企的實際舉措。多方信息顯示,在3月降價潮之后、蔚來宣布降價前,其實有多家車企“含蓄”地降了價。亦有行業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或再次迎來降價潮。
上半場:燃油車史上最卷價格戰,卻被質疑是“忽悠”?
回頭來看,整個上半年,關于降價潮,很多行業人士直接歸納為“燃油車的”影響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這輪降價潮,最早就是特斯拉去年底挑起來的。
但真正邁入2023年之后,這輪價格戰的熱度最先卻傳導到了燃油車市場。3月,東風系打響降價第一槍,在湖北最高直降9萬,之后其他車企迅速跟進,超50個汽車品牌、上百款車型參與降價,部分車型降幅甚至超過了10萬元。
燃油車降價潮席卷車市,被冠以“史上最卷降價潮”頭銜。關于降價潮的原因,各方人士分析原因有三:①去庫存;②國6B即將實施;③新能源沖擊。同時不排除一些車企是為了生存被動降價。
當時對于這場降價潮,有行業人士預測:國六B實施倒計時,降價潮或持續至7月。對于這場降價潮可能帶來的后果,中汽協會呼吁要“理性對待本輪汽車促銷,市場應盡快回歸正常秩序”;各方人士也給予最高重視度的預測:“這種價格戰不是零和博弈,這是負和博弈,是‘自殺式’的降價”;更有甚者形容有些車企完全是“掀桌子砸鍋”;“將打破車市固有的價格、價值體系”;“二手車市場將崩塌”…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雖然上述影響均出現了一段時間,但這場燃油車降價潮火過了3月,到4月就戛然而止了。
這樣出乎意料地情況,與價格戰第一階段的結果有關。
3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158.7萬輛,同比增長0.3%,環比增長14.3%。但是1-3月份累計銷量426.2萬輛,同比下降13.4%??梢娊祪r潮并未如預期般顯著激活車市活力。
降價不僅沒達到促銷效果,反而“消費者持幣待購、市場需求被抑制”的情況在多地同時出現。幾十家車企則在轟轟烈烈卷了一個月后,發現價格降了、銷量卻不增反跌。以東風汽車為代表的合資車腰斬式降價后,銷量居然跟著崩了。
汽車降價降了個寂寞,車企也戰了個寂寞。
一些車企的生存壓力反而因此增大。“3月28日,長安汽車公司采購部向數百家供應商發出“基于生存、戰略、競爭、客戶-共同應對-致供應商伙伴的函”,通知將對供應商貨款扣款10%,以應對長安汽車遭到市場降價潮而引起的汽車市場部分車型滯銷”,這一動態側面佐證了這一事實。
此外,降價潮反而對一些本就遭遇經營瓶頸的4S店造成壓力。
協會調研以及門店反饋等多方信源也證實,很多地方政策推出后,到店的客人的確有明顯增加,但卻是“看的多、買的少”,儼然空歡喜一場。甚至有大V專門在網上發帖質疑:這輪汽車降價是假的?由此引發輿論質疑:汽車降價潮其實是假的,經銷商跟著起哄忽悠消費者。
下半場:新能源車花式降價,雖為求生但“可能是找死”
再看這段時間的熱點:蔚來降價。
上半年的價格戰暫時冷靜下來后,人們發現:價格戰其實也是今年新能源戰場的主題,且隱隱有要引領下半年汽車降價潮的苗頭出現。尤其是進入二季度以后,新能源車企的價格戰愈演愈烈,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布局的新能源車品牌,均在“花式”降價。
與燃油車的“價減不增量”不同,新能源車的降價效果比較明顯。上半年暢銷榜的前幾名,幾乎都是降價狠的車型。
不過與燃油車企們直接降價的舉措不同,新能源車企們的降價方式百花齊放,且以“間接降價”為主。
近段時間,新能源車密集宣布降價,更有大量車型入世即降價。
6月30日前,哪吒S1160增程小版限時特惠價;
Smart全系車型在6月30日完成定金支付的用戶和享受“0首付”金融方案;
6月16日,特斯拉宣布Model 3后驅版本限時推出8000保險補貼的優惠政策;
5月23日,哪吒汽車宣布推出“5周年傾情回饋”活動,最高優惠1萬;
5月22日,五菱宏光MINIEV家族最高直降1.3萬元;
5月19日,極狐汽車推出極狐阿爾法S先行版,價格直降10萬;
5月18日,比亞迪漢DM系列車型改款上市,相比較之前整體下調6.2萬;
5月1日,領克部分車型調價,最高降1.6萬;
……
而這些,無疑是上半年降價潮的延續,甚至可以說是價格戰的升級。
熱度最高的是蔚來降價。具體來看,蔚來此次降價其實是一種車主權益的結構調整。
針對新購車用戶首任車主,蔚來取消了每月4次免費換電等權益。如果車主仍想享受免費換電等權益,可選購3萬元權益升級包;
針對老車主,用車權益保持不變,依舊可享受每月4次或6次或創始版的不限次免費換電。不過,老客戶如果復購蔚來,可將舊車權益轉移到新車身上。
對于蔚來的這次調價,業內人士好評居多。
有人認為:此次蔚來降價和權益調整具有轉折性意義。一直以來蔚來堅持高端路線、服務至上,但其免費換電權益給車主帶來優質服務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巨大成本壓力:用戶越多,要負擔的成本也就越高。如今,將車價與免費換電權益解綁,帶來了更低的起售價與更靈活的購車選擇,能夠顯著提高產品競爭力。
不過回歸生意維度,蔚來此次的價格和權益調整,核心原因還是“銷量不達預期、連續下跌”以及“虧損面擴大”。
乘聯會數據顯示,蔚來進入4月開啟車型換代后,銷量再度下跌,5月交付新車6155輛,同比下降12.4%;而蔚來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則顯示,蔚來今年一季度凈虧損超47億,且目前的毛利、毛利率、車輛毛利率都是近3年來最低水平;
現在的蔚來,比2019年還慘。賣一輛車賠本15萬,現金缺口從2019 年底的157億擴大到了176億。
對于蔚來降價,接近蔚來的人士評價的斬釘截鐵:不降價扛不到明年了;鈦媒體總結:首先得活下來,其次都是其次。
蔚來當下的境遇,放在不少新能源車品牌身上皆可使用。
對于從上半年延續到現在的價格戰,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認為:“價格戰打來打去,想找死的企業就早點降價?!?/p>
這一點,放在新能源車企身上,更具警戒價值。
除了前文陳述的降價效果未必能達到預期之外,還有個不可逃避的事實:降價的成本是昂貴的。
蔚來多次強調自己“沒有降價空間;毛利已經挺低了,參加不了”這個點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再以特斯拉為例。連續降價帶來的結果是,特斯拉的銷量和收入同比增長明顯,但總體盈利水平出現明顯下滑:凈利潤同比下滑24%、毛利率跌破20%;11.4%的營業利潤率遠低于前一季的16%和去年同期的19.2%。此外,特斯拉在今年一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也出現同比37%的下降。
“2023車市洗牌大年”成多方共識
回歸價格戰本身。
即便玩法再花式、名義再委婉,降價潮折射的就是現在越來越多有車企陷入了某種程度的經營困境。
自降價潮爆發以來,“2023是車市洗牌大年”成為業內共識,絕大部分車企參與其中,也是為了留在牌桌上。
對燃油車而言,“清庫存”成為第一要務,“帶領體系內4S店加速轉型新能源”則是生存剛需項。
傳統車企的焦慮已經呈現放大趨勢,且這種焦慮已經不分豪華、進口、合資或者自主等派系,而是全部。伴隨著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即便目前領先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自主品牌們也都非常焦慮,更遑論那些未能提前累積新能源技術和市場勢能的車企了。合資車企的困境便是最好證明,就連大眾關停一個工廠,都在行業內引發了不小關注。
對新能源車企而言,“降價”是續命之舉。眾所周知,絕大部分新能源車企仍處于虧損中。邁入2023年后,造車新勢力的表現則開始了持續分化,要么“增量不增利”,要么“量利雙雙降”,即便特斯拉如今也遭遇了盈利暴跌。
此外,造車新勢力的降價之舉還另有它意。這類車企的團隊、資金和技術壁壘構建需要資本不斷輸血,因此,他們需要給予資本市場積極的發展信號。
據悉,蔚來宣布價格調整后,股市應聲而漲,一度上漲7%。因為在新的價格體系中,蔚來換電正式與車價分離,成為了一項收費服務,蔚來的產品競爭力被進一步放大;之前特斯拉的多次降價行為,也帶來了多次股市暴漲。
不過,這樣的發聲也有風險。例如今年以來,特拉斯多次降價以提振消費者需求,但與以往資本市場給予正面反饋不同,這次分析師警告稱這可能會損害公司的盈利能力。相關降價信息公布后,特斯拉的股價也出現了大幅下跌。
總得來看,采取“降價”之舉,對需要尾部出清的燃油車企而言,可能是或早或晚的區別;但對新能源車企而言,降價并非長久之計,因為可能使其加速走到“降無可降”的地步。
參考文章:
“絕不降價”的蔚來“食言”背后:中國“造車新勢力”加速洗牌;中國新聞網
蔚來降價,李斌終于低頭;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