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_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_国产成人综合久久免费导航_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不卡

華為云,攻堅國產工業軟件新高地 每日快訊

國產工業軟件的關注焦點正在轉向研發和制造,這將提升國內產業界研發創

國產工業軟件的關注焦點正在轉向研發和制造,這將提升國內產業界研發創新摸高的“底線能力”。而一批華為云工業軟件生態中的企業,今年將在市場爭奪中有更多動作。

文|石兆

編|趙艷秋


(相關資料圖)

今年以來,華為在工業軟件上的動作一直是業界焦點。

從年初透露的“打造從沙子、礦石到產品的領先產品研發工具”,到完成13000 +顆器件的替代開發、4000+電路板的反復換板開發,再到宣布實現MetaERP的研發創新和內部替代,華為在軟件和基礎工具研發的每一個動向,都能引發市場密切關注。

日前,在蘇州舉辦的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上,華為工業軟件和工業云CTO丘水平進一步介紹了華為云在新一代工業軟件體系、國產工業軟件生態上的建設進展和戰略洞察。數智前線獲悉,經歷業界幾年的共同努力后,上述領域已取得重要突破和進展。

01

世界最大的工業體系,期待國產軟件“彎道超車”

國產工業軟件的關注焦點正在轉向研發和制造。用丘水平的話說,這是產業研發創新摸高的“底線能力”。

“一架波音飛機賣1億美元,絕對不是因為加了多少傳感器,有怎樣的遠程運維能力,而是因為它在設計制造過程中,把工藝知識和經驗注入到了飛機里。”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就曾對此表示,一個產品真正的增值部分,就在研發生產數字化。

此前,國內工業軟件多集中在企業運營管理、生產過程管控等商業價值流層面。根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的統計,上述領域占到制造業軟件投入的84%,而產品研發設計、制造與工藝管理軟件僅占到投入的3%。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中,也著重提出了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全過程,突破設計仿真、混合建模等基礎技術。不少業界人士也表示,這一現狀已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

在這一背景下,華為云聯合生態伙伴打造的新一代工業軟件體系,其背后是華為云加大投入工業領域的產品生命周期流、生產制造流數字化,這正是當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意,也有歷史性機遇。

以沿海制造業重鎮蘇州市為例,蘇州工業基礎雄厚,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4.36萬億元,有35個工業大類、515個小類,企業數量近83萬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1萬家。

基于優渥的產業基礎,蘇州正加快工業軟件面向細分行業的工程應用創新,通過平臺、政策牽引供需雙方協同對接,以需求側帶動供給側能力提升,讓國產工業軟件從“能用”到“好用”,打造工業軟件工程應用創新高地。

從全國層面看,以制造業為代表的泛工業領域正加快云化、數字化轉型,工業軟件也迎來了變革期。IDC中國研究經理杜雁澤告訴數智前線,IDC預測,從2021到2026年,制造業軟件的云化部署比例將從 22.9%上升到 31.5%,5年期年復合增長率為24.7%。

“如果按照傳統模式跑,我們已經跑不過別人,現在云提供了一個換道超車的機會點。”多位制造業人士表示。

在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丘水平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華為云將聯合伙伴企業,圍繞板級EDA、結構設計、工業仿真、設計制造融合等領域,打造系列化的云上工具鏈,并基于云上的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優勢,重新定義工業軟件產業的設計、研發、部署和銷售等推進模式,構建開放共贏、利益共享的工業軟件新業態。

對國內工業軟件領域而言,這是一次全方位的創新。

新一代工業軟件基于云的技術架構,利用分布式技術,性能相比傳統架構可實現十倍乃至百倍的提升。同時,華為云也聯合國內工業軟件伙伴,在云上構建包括工業數字模型驅動引擎、幾何模型建模、圖形渲染在內的10大工業軟件內核引擎——這些技術背后,正是工業軟件產業的共性經驗沉淀。

此外,華為云還提出將在云上構建工業基礎資源庫。工業軟件伙伴能基于這些根技術和資源庫,不用重復投資,快速構建不同工業領域的專業SaaS軟件。

過去,國產工業軟件產業存在著起步晚、市場份額小、產業生態弱等諸多短板,在與國際廠商競爭的過程中處于劣勢,因此上下游合作成為了彎道超車的必由之路。

“如果你去看國外廠商,例如達索、西門子,他們在研發上的投入每年達到數億,國內廠商很難望其項背。但如果龍頭企業可以牽頭部分行業共性技術,上下游專注于自己的know-how,產業上下游綁在一起,就有更大的開拓機會和空間。”工業軟件企業湃睿科技技術總監周海偉博士告訴數智前線。

據透露,目前已有20多家工業軟件企業基于華為云核心技術底座iDME(工業數字模型驅動引擎),打造新一代云化的工業軟件。

這些國產工具,針對板級EDA、結構設計、工業仿真和設計制造四大領域進行了整合,打造了系列化工具鏈,目標是給客戶提供全棧完整的創新服務。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共有31個制造業大類、609個小類,擁有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的工業體系。

面對龐大的工業體系,華為采取的是“多點切入、多路推進、多方協同”的策略。在華為和一批國產軟件廠商的努力下,工業軟件領域的彎道超車正加快到來。

02

國產工業軟件生態怎么樣了

在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丘水平展示了多家國產軟件伙伴企業的研發進展,他們基于華為云工業數字模型驅動引擎iDME,自主研發了各類SaaS工業軟件。例如,安世亞太的SPDM(仿真流程與仿真數據管理平臺)、湃睿科技的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依柯力的離散MOM(制造運營管理)等。

傳統工業軟件遇到了不少困境,比如,體系較為封閉,產業鏈上下游的集成較困難;在企業內部,工業軟件品種多,不同系統各自為政,形成煙囪式的數據孤島;此外,部分軟件的實施和調優周期特別長,很難適應客戶的快速轉型。

為此,一些國產工業軟件企業基于最新技術架構開展自研,像云計算,以及華為云工業數字模型驅動引擎iDME,來解決上述問題。

“以iDME為例,它的‘i’,代表工業,DME是數據模型驅動引擎,它的幾個關鍵詞都在里面。”湃睿科技周海偉告訴數智前線,iDME覆蓋了工業里涉及到的各類通用數據,可以說是工業軟件的根技術所在。各個環節的軟件如果都基于這一底座,可以實現系統的打通集成。在此基礎上,它也提供了多項能力,比如低代碼能力可幫助開發者實現敏捷開發。湃睿基于低代碼平臺,僅用1天時間,就完成了企業客戶提出的7個開發需求,效率數倍于以往。

不僅如此,iDME還持續沉淀工業數據管理的通用能力。“這一點非常重要,只要有用戶在用,它的功能就會越來越強大。”周海偉說。

目前,這些國產軟件廠商開發的產品,基本進入與客戶磨合驗證或規模推廣的階段。而一款新軟件,要經受客戶場景的驗證和優化,獲得用戶口碑,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很多客戶多年使用海外工業軟件,都處于觀望期。

“關鍵是要打開市場缺口。”依柯力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可杰告訴數智前線,他目前更關注如何讓客戶盡快了解并認可他們的解決方案。依柯力計劃于6月底推出基于iDME的通用離散MOM融合產品及汽車零部件行業聯合解決方案,這也是該細分賽道首個相關軟件。

尹可杰對今年的市場非常看好,預計10月,該MOM軟件將在國內一線主機廠上線。他期望今年至少落地2至3個大客戶項目,這樣系統才能不斷驗證迭代。

“我現在基本上每周都在客戶那里。”周海偉說,“這個階段需要上下游合作更快速地往前推。”湃睿3年前基于iDME開始自研PDM SaaS軟件。今年,他們尤其注重售前投入,對于市場增長也給予了厚望。

“時間不等人。”尹可杰在該行業已27年,感覺到當下的機遇與緊迫性。他所在的汽車業,國外工業軟件雖有很深的行業know-how,但過去二三十年迭代緩慢,究其原因,是傳統汽車行業多年沒有太大變化,許多車企和研發公司已“躺平”。

尹可杰認為,新能源汽車,尤其是中國新能源車企的“換道超車”,給國產工業軟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他估計,“在兩三年之內,國外的工業軟件企業龍頭必定會重新殺回市場,所以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兩三年的窗口期。”

隨著生態的逐步建立,華為云與伙伴也在重新定義工業軟件生態利益分享的機制。多家國產軟件企業認為,軟件產業的核心在于健康生態。以國外龍頭企業的軟件生態為例,他們與伙伴企業合作通常在二十年以上,有些甚至達三四十年。反觀國內一些生態,不僅時間沉淀遠不如國際廠商,而且往往開始合作不久就轉為競爭。不少企業家呼吁,期望構建一個長遠發展、枝繁葉茂的生態。

“建設生態,一是目標一致,二是分工明確。”尹可杰分析,華為搭平臺、建生態,軟件廠商在垂直領域上做到極致,雙方一起向目標市場和客戶推出融合產品及聯合解決方案,這是大家認可的共同目標。

如今,在這一生態里,各大行業頭部客戶都開放了業務場景,有關部門也提供了扶持資金、開放了高校合作項目等。在生態的綜合推動下,伙伴們對未來越來越有信心。

杜雁澤也給予了樂觀分析。根據IDC的研究,2022年本土CAD、CAE、EDA等設計研發工業軟件,在中國市場占比為10%-20%,較過去幾年已有大幅提升。在PLM、MES、ERP等業務管理類工業軟件上,國產占比已達35%-60%。在部分領域,本土廠商已有領先優勢。

03

云工廠正在開啟產業合作新篇章

基于華為云的工業軟件云這一底座,產業上下游合作的“云工廠”,也將為工業帶來深刻改變。

云工廠是一種以產業升級為目的的網絡化制造新范式。目前,已有兩個產業工廠云嶄露頭角,一個是造物云,即電子電路智慧云工廠,另一個是數智聚模云,涉及模具全產業鏈。

這些云工廠由一個或多個龍頭企業,承擔產業“運營商”角色。“運營商”與伙伴企業之間通過結盟關系,將整個產業鏈整合起來。

工廠云有“實體平面”,也就是線下實體集群,也有“數字平面”,即線上數字化平臺。模具云的運營商——啟泰產業互聯網負責人張鳳飛告訴數智前線,通過產業政策、產業園區以及行業資源,他們在全國共規劃五大線下產業集群,涵蓋從原材料、設計、制造和物流在內的完整產業鏈。

值得關注的是,在數字化平臺構建中,云工廠加入了國產工業軟件工具鏈,將華為側的工業軟件服務商生態引入。

金百澤造物云產品總監鄭漢明告訴數智前線,他們是電子電路云的產業運營商,正與華為云開展全面合作,通過整合不同產業資源,將各種基礎數據資源引入平臺。“以產品研發為例,物料數據資源結合研發工具鏈,研發效率就能提升上來。”

觀察兩個工廠云,初衷都在解決行業發展瓶頸。

其中,模具被稱為“工業之母”,從手機、汽車到飛機,所有產品的生產都離不開模具。但模具是一個非標行業,每一套模具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也導致整個行業不具備規模發展優勢。

基于這一產業痛點,數智聚模云將重點放在資源聚集效應上,包括人力資源、制造資源、原材料資源的整合。

以人才服務為例,由于不少成熟模具設計師返鄉,一些“90后”“00后”年輕人又不愿意進入行業,模具行業近幾年出現了“人才倒掛”現象。同時,一個新手模具結構設計師從零起步到獨當一面,往往需要三至五年的成長時間。基于這一平臺,企業將引入培訓機構,結合華為云的人才服務和賦能,可以把人才生態逐步構建起來。

再如,一些中小模具企業通過行業協同,不用重復去投資設備,實現輕資產運作,可將有限資源投入到高質量訂單的設計上。而通過平臺聚集某些非標件的需求,原料企業也能實現批量供貨,形成規模優勢。

通過對中小模具企業的引導,可以加快企業從小而散、小而全轉向小而專、小而精、小而新。啟泰產業互聯網負責人張鳳飛告訴數智前線,通過平臺的數字化工具鏈,模具設計正變得更簡單。經過驗證,產業鏈企業的局部模具設計效率最大可提升70%,綜合效率提升50%,平臺集采成本降低20%等。同時,每個產業集群園區引入數十家模具制造及產業配套企業入駐,可帶動周邊200至300公里范圍的工業發展,提供大批高質量就業崗位。

在電子電路行業,同樣的變化也在顯現。金百澤造物云產品總監鄭漢明介紹,電子電路產品走向市場往往面臨“兩道檻”:一是在研發階段,產品需求不穩定、訂單量小,大量新研發的產品會在這個階段結束。工廠云要幫助企業做需求評估,找到最合適的供應商,加強標準質檢,縮短研發周期,提供從研發到設計、從打樣到量產的一站式服務與賦能。

另一大門檻,是在批量化生產中,云工廠要進行統一的訂單調度,保障產品的生產和交付,降低整體采購成本。“電子電路智慧云工廠通過與華為云合作,以研發服務為目標,訂單為牽引,同步引入華為云對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模式,正在打通這一產業難關。”鄭漢明說。

無論是工業軟件生態,還是云工廠的實踐和經驗,這些創新都將沉淀在華為云FusionPlant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從2019到2022年,已連續四年入選工信部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22年,中國工業增加值突破40萬億元大關。而IDC調研發現,中國中高端制造業的比重正在顯著提升,2022年全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已實現同比增長7.4%,遠高于GDP增速。

然而,制造業不是一個朝夕之間即可顛覆變化的行業,其數字化事業更需要久久為功。隨著華為云和一批國產工業軟件生態企業的快速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更將行穩致遠,引領產業走向新的發展高地。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donews.com)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1007